春樱
上传者:Nuctori 字数:2307 更新日期:我不知道这样的场景会不会到来,起码在浩瀚而模糊的记忆之中,这样的景象一次也没有出现过。
白玉楼,恬静清明的静谧之地,这里并非与生机绝缘,却始终将“繁华”这个概念关闭于楼院之外。记得很久很久以前,久到我还记不得生与死之境界为何存在时,父亲曾说过:“春樱散落之时,它的美才会长存于世。”
那时的我并不理解这句话的含义,幼小的我心想:倘若樱花凋谢,即便美丽如同纷飞细雪,它的生命已到尽头,再美也不过瞬息之间。
曾经我这样问父亲:“爸爸,如果园中的樱树明年便不再开花,在它最后一次盛放之时,你会为它作一首诗吗?”那时,父亲以和蔼的眼神看着我,却许久未曾回答。如今想起,那时父亲眼里除了温柔,还有一丝不易察觉的哀伤。
心思细腻之人,都会有物哀之情,后来长大的我似乎明白了,美丽之物终会凋谢,时间绝无长存之花。那是我以为,父亲眼中的情绪,根源应该就在于此,然而,我还记得父亲沉默良久的答案:“会的,但比起用诗句记录咏颂,我更愿意让它永远珍藏于回忆之中。”
回忆,父亲第一次向我描述了这个奇妙的东西。回忆是什么呢?我不知道,但那时的我能感觉出,父亲的回答中饱含着一个愿望,一个简单却真挚的愿望。
而今,父亲的面庞已经模糊,声音也随之远去,我明白了回忆的意义和价值,而他的存在,却和那时明媚鲜丽的樱花一起,停留在了一簇回忆之中。
曾经,我和父亲总是在漫长的旅行路上。母亲因为身体孱弱,在生下我时便撒手人寰,我甚至从未有机会将她收藏在回忆的容器之中。
而从我有些许记忆开始,父亲便四处游行,为人们讲学。
那时战火纷飞,世道艰难,在那个时代旅行,可谓是无人理解的奇异行为,而且非常危险。然而奇妙的是,在父亲到达的地方,即便人们被贫困与饥饿所逼,却从未为难我,甚至会礼敬三分,我想这一定是因为父亲的威望。
父亲倡导大家避世自居,寻求一处宁静的乐园。
渐渐地,父亲身边聚集了一些人,一些自愿追随父亲的人。他们自苦难的世间逃离,希冀着父亲带他们前往美好宁静的乐土。
我不知道这样的乐园是否存在,但在某一天,父亲停下了四处旅行的脚步,他驻留在一片樱花林中。
父亲决定在这里定居下来,在追随者和好心人的帮助下建屋围院。有很多人住在这里,在庭院四周,和父亲一起,和我一起,和满园的樱花一起。
可是,园中那棵最大的樱树,在我的记忆中就未曾盛开。
那时的我还很小,那些自愿追随和帮助父亲的好心人,他们的样貌我没能记下来,只留下模糊的残影,仿佛沉入时光的长河,历经淘洗,甚至让人怀疑未曾存在。
我只知道,曾经这个院子里住着很多人,父亲也是,我也是。
那是一段简单而美好的日子,在这个与世隔绝的静谧之地,大家在庭院南方的山丘上耕田,白天劳作,晚上饮酒。他们不让父亲劳动,总是将粮食、酒和日常用品送到我家,唯一的要求是,让父亲的诗词歌赋,成为他们心灵的慰藉。
当春季到来,在这个樱花盛放的庭院中,大家时常充满欢声笑语。
然而在记忆之中,这里却从未举办过宴会。这里没有人结婚,也没有小孩子出生。而除了偶尔教我读书识字的父亲,我的身边总是空无一人。
这样的日子似乎持续了很久,又似乎只是弹指瞬间。不知从何时起,父亲渐渐腿脚不便,不再在院中为大家吟诗讲学。
后来,一位气宇轩昂,据说来自东方的叔叔开始帮父亲看护院落,修剪花草和樱树。他是我家的庭师,对我很好,甚至还会在闲暇时间教导我剑术。
我曾问他:自己是女孩子为何要学剑,明明这里大家人这么好,没有人会伤害我。叔叔只是一笑:“只是为了让你不那么孤单。”
在记忆之中,我总是孤独的。没有同龄人存在,没有叔叔阿姨陪伴,大家都对我彬彬有礼,尊敬地称呼我为“西行寺大小姐”。然而,我们之间却有着一层微妙的距离。
曾经我以为,这距离是年龄的差异,听说外界把这东西叫做“代沟”。
然而,其实并非如此。
过了很久我才明白,或许这层距离,隔开的是两个境界。
渐渐地,院子里的人们变少了,我并不知道原因。他们似乎离开了,又似乎沉眠在了樱花满布的庭园之中。
父亲曾对我说,他们终将离去,而我,要在这里快乐的活着。
曾经,我很害怕,父亲渐渐变老,叔叔阿姨们的身影也渐渐远去,我不知道这里是否是他们曾经希求的乐园,更不知道如今的他们去了哪?要去哪?
而我却未曾改变,除了玩耍多年的手球逐渐破旧,自己的容貌依旧宛若从前,就如同每年盛开的樱花,美丽而绚烂。
是什么时候发现的呢?我和大家是如此不同?
是什么时候开始的呢?我身边的人在不断远去?
我不知道。
我知道的是,我不愿离开这里,因为这里是我长大的地方,或者说,这里是赐给我快乐童年的,我“活着”的地方。
或许从许久前就是如此,从一开始就是如此。
从父亲带着我停留于此开始,便是如此。
白玉楼中并无新生命的出生,只有每年的樱花盛放再凋落,无论樱花何时凋谢,来年它还会再度绽放枝头。
只是,庭院中那棵最大的樱花树,始终没有盛开过。
“当满园樱花盛开之时,这里会成为欢歌迷醉的筵席之地吗?”
当我这么询问身边这位天然而认真的短发少女时,她又像往常一样,沉思之后,一脸认真地回答:“幽幽子大人,我一定会达成您的愿望的。”
我噗嗤一笑,看来作为庭师,这位少女的修行还是不够呢。
不过这样就好,至少这诺大的白玉楼,并不是只有我孤身一人。
“那么,等这棵樱花盛开之时,让我们开一场盛大的宴会吧。”我如此吩咐道。
妖梦听命,揣好剑便前去工作,真是认真可靠。
那么,宴会开始时,要邀请哪些人呢?
擅长音乐的三姐妹,谙熟人偶剧的魔法使,还有那个据说很爱管闲事的,红白的巫女。既然是宴会,人越多越好,坐在庭院中喝茶的我心想。
然而,在雪白春樱之下,我回忆中的那些人,我的父亲,我的母亲,曾经和我一同生活的人们,何时他们才能重返这所庭院之中呢?
本章评论
一般通过森猫
首先恭喜拿到最后一个名额成为最强死线战士!细腻而舒服的故事,文字的先进间有柔美的纱裹着,使得对于那位西行寺家的少女来说有些无法理解却无可奈何的悲哀都显得如此的富有诗意西行寺的缘起缘落,春来樱花何日再开?
是父亲所说难懂的回忆,是为了不再孤单而修习的剑术?是天真庭师的认真回答?
隔开了她与此世的两个境界如此无情却如此温柔,我们所知的那无法实现的祈愿与必将永久延续的遗憾对她而言又是否只是微微一笑责备春意还不足盛呢?
无法盛开的樱花树下的这座乐园,这位少女仍将美丽地“活着”
麟·斯彼哈尔斯基
以下来自阿麟的吐槽(喝了很多酒就当胡言乱语吧):
文风非常的细腻唯美,但说实话,写细腻的文章不是把文写中空的一种借口或者掩护。也不知道是不是我难以欣赏纯粹的文字美,还是说现在这种追求细腻唯美和中空主题(“回忆”这样子的主题着实太抽象空大了,导致这篇文章深入到底有东西,在表层也能感觉到美,可中间总觉得有点空)的文章太多了,以至于在我眼中未免显得有点“言之无物”。不是每个人都会只欣赏表面美乃至远观而不近赏,也不是每个人都会往下深挖到底去感悟内核乃至过度解读,一篇文章在我个人看法中不能只面向两个极端,而要让不同人在不同的层次上都有不同的感悟。
我肯定作者对于美的追求,内容确实很美带给人非常棒的享受,也能凸显出西行寺幽幽子的见闻与思考的深度含义。这篇文章的文字可以说是美到了一个我所认为的艺术品的级别,要是能再精细的继续打磨,说不定能美到成为震撼一个圈层的美文。而且读起来十分的顺畅,有着一条主线下来。
但还是那个问题,两千多字啃下来我肚子里还是感觉不到有什么饱腹之感,就和没吃东西一样。只留头脑中的美而没有饱腹感的文章我个人不是特别喜欢,但我相信要是字数能扩充到五六千一两万,中空问题会很好的解决。
而就个人提取出的文章主题来言“回忆”来言,要避免文章的“中空”其实也十分简单:那就是把回忆的内容写细,到细枝末节,并且加入丰富的隐喻和暗示,不一定非要让回忆之间都有很严谨的逻辑联系,但是一定要让回忆成层,这样用回忆的内容构成一层层填满中空。而现在的文章来看回忆的内容都仅仅只在为最深层的内核“回忆”而服务,并没有单独成层——当然,这是字数限制的缘故,所以三星收好,继续加油。
白槲女士
碎碎念:
散文小说的感觉,成功之处在于的的确确地传达了幽幽子思念故人的怅惘和哀意。
阿麟说了很多,我提炼一下就是:情节性稍弱,不太抓人。
个人意见是对于乐园内涵的挖掘稍弱。
各方面都很舒服的一篇文章,我很喜欢。